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第十届第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共创 共享 共进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理事、各位会员代表: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受协会第十届理事会委托,由我代表秘书处,做第十届第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由于时间关系,我简要概述,全文可在协会官网下载或扫描屏幕上方二维码查阅,请审议,不当之处请指正。
2022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在第十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党委、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进一步强化自主建设,保障政府支撑,提升会员服务,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产业相关部门和广大会员单位的高度认可。
下面,我以“共创 共享 共进”为主题,从自主建设、政府支撑、会员服务三个方面对2022年理事会的主要工作进行汇报。
一、自主建设
为更好发挥协会职能,不断提升协会服务水平,2022年协会各部门围绕党建、团队建设、专业能力建设、会员拓展、产业研究和品牌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自主建设,为协会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 党建引领
一是多种形式开展党建活动。协会作为中共北京市生产制造业行业协会第二联合党委书记单位,积极落实综合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协助联合党委所属各支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创建了“学习型组织”,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和党史学习;打造了党建品牌“学习体验成就,党建互动共促发展”。
二是系统组织推进支部建设。协会党支部在联合党委的领导下推动党建工作稳步开展。设立党员先锋岗、完成预备党员转正、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开展各类党建活动,不断发挥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 团队建设
一是优化制度持续培育团队。2022年协会新增或修订完善了协会秘书处人事管理制度、数据安全与保密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优化了秘书处部门设置和岗位职责设定,新吸纳5名年轻力量。通过播音主持培训等活动,持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
二是多方合作优化分支机构。联合16家会员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产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调整优化分支机构4家。
(三) 专业能力建设
一是建设平台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协会以会员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重装打造了企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全面多元的数据,实现对协会服务水平的全面诊断、企业需求变化的及时洞察以及行业整体的数字化、资产化,从而助力协会更好的服务产业、服务政府、服务会员。同时,协会深度策划、全新推出了“网安产业融通创新平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宣贯和北京市网络安全工作推进需求,打造北京网安产业生态服务和集群创新高地。
二是广泛联系专家形成专业化智库。截止目前,协会已初步形成169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和4000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全面保障协会战略引领、产业研究、行业标准、咨询论证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 会员拓展
2022年,协会新吸纳会员企业673家,会员企业累计超过3200家,会员质量进一步提升。2021年,19家百亿元以上企业均为会员企业,179家营收超十亿元企业中,会员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8%。在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等榜单中,会员数量在北京市入选企业中占比均在80%以上。另一方面,会员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70家,占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的22.4%;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8家,占全市入选企业总数的25.8%。
(五) 产业研究
一是持续研究产业发展形成品牌影响。陆续形成了《202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综合实力报告》《2022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案例集》《2022产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案例》等研究报告。
二是拓展研究数字经济夯实服务基础。发布了《北京市数字经济产业研究报告》、《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等数字经济研究报告。编写并出版《解码全球标杆城市-数字经济的北京实践》专著。
三是关注研究专精特新提升服务内容。编写了《2022北京软件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图谱研究》等研究报告。
(六) 品牌建设
一是整合媒介资源,扩大品牌影响。截止目前,协会官网浏览量达873余万次,累计发布各类信息8056条;智能CRM系统(加推)累计访问量达112547次,新增线索41012条;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6268人;优化电子刊《北京软件之窗》内容设计,发布11期,累计阅读量超过3万次。
二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效应。协会积极响应对口帮扶号召,为湖北丹江口大沟小学捐赠二万元;联合80余家代表会员企业共同发布《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社会责任建设倡议》,号召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北京标杆”。
三是持续品牌建设,屡获外部认可。先后荣获“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软件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国软件行业协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政府支撑
2022年协会通过企业调查、政策咨询、政策宣贯和行业调解四方面工作实现了对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和规范企业经营相关任务的有力支撑。
(一) 企业调查
一是承接政府需求开展多种调查。编写了《2022北京市软件行业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建议》等多项调研成果。其中,《2022北京市软件行业发展调研报告》是协会基于企业各项调研数据,建立了动态更新的企业调研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形成的。
二是优化信息报送助力企情通达。2022年协会向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报送企业营商环境调研信息110篇,被采纳高质量信息40篇,被北京市市政府《昨日市情》采纳3篇。
(二) 政策咨询
协会联合200余家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场景开放需求对接、数字经济立法、平台经济发展等政策座谈会10余场,牵头编写了《北京市智慧城市全域应用场景开放的工作方案(建议稿)》等方案建议。
(三) 政策宣贯
一是支撑政府宣贯产业政策。协会通过集中宣讲、重点企业座谈会、企业走访等方式,持续开展产业政策、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博士后工作站设立等政策宣贯活动,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用足政策。
二是承办活动宣贯产业标准。协会积极承办全国DCMM标准知识竞赛北京市级初赛,共吸引了88名企业代表报名参赛,有效推动了DCMM标准的宣贯。
(四) 行业调解
持续对接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法院等部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咨询、专家辅导、纠纷调解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2022年,协会共参与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00余件。同时,解答各类咨询问题170余次,整理提供信息310余条。
三、会员服务
2022年协会通过政策指导、资源争取、产业协同、能力建设和宣传服务五方面,全方位服务会员,助力企业发展。
(一)政策指导
一是完善政策平台精准服务企业。持续建设并不断完善北京软件产业政策大数据平台,收录产业政策信息1600多万条,实现产业政策信息的精准分类、个性推送、垂直搜索、精准搜索、专题定制等功能。并通过“政策速读”“项目速读”实时推荐最新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累计推送信息300余条。新增信息抓取功能,自动采集并展示百家优质企业的实时动态。
二是系统宣讲政策解决企业困惑。组织开展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政策宣讲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政策解读会等10大系列政策宣贯活动,受众达3000多人次。同时,建立专业政策咨询团队,提供各类政策咨询上千次。
(二)资源争取
一是引入多方资源服务专精特新。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协会上线了7项专精特新专属服务产品,为专精特新企业节省科技创新成本近150万元;打造企业家系列访谈活动,为23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展示和对接平台;开展了6期北京软件“上云数转赋智”专精特新助企系列活动,覆盖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000家。
二是调研资源需求反馈企业诉求。开展数字经济立法、人才引进、智慧场景开放需求等20余项调研,征集诉求1000多条。开展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走访调研,走访企业累计100余家。
三是对接项目资源助力企业申报。组织推荐会员企业参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普资源选题等各类项目申报和评选活动。最终有小米、软通动力、第四范式等100余家优秀企业通过申报或入选。
(三)产业协同
一是组织企业对接展会平台。连续两年举办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新华网全程直播,得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踊跃报道,吸引40多万人次在线关注。以“产业互联网 数实融合路”为主题,携手会员企业及其数字产品或服务,共同亮相首钢园2022年服贸会,共吸引了企业观众超过500家,促成8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2022年北京科创资源推介之京蓉工业互联网产业对接交流会”“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对接系列活动”“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项目合作对接会”等多项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参与组织第25届京台绿色智造产业线上路演活动、京台绿色智造产业发展论坛、2022京港信息产业合作专题活动等,促成多项京台、京港战略或项目合作签约,发布10余项成果,有效推动了京台、京港两地信息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二是组织多方交流共建产业生态。组织9场数字经济生态共建交流会和2场专题沙龙,聚焦web3.0、工业互联网+双碳、云原生、AI数字人等前沿热点话题,参与交流企业2000余家次。
三是集聚创业资源服务区域转型。继续承办创客大赛区级初赛,征集推荐优质项目40余项,包含25家“专精特新”企业项目。其中,6个推荐项目在海淀区级赛中获奖。
四是打造品牌活动推动实践分享。创新推出“创新案例 北京实践”21期系列分享活动,通过嘉宾分享和访谈形式进行,共同助力北京软件高质量发展。
(四)能力建设
一是搭建品牌讲堂助力企业培训。以“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为引领,继续强化“北京软协大讲堂”品牌建设,推出政策服务大讲堂、财税小课堂等12大活动系列,组织各类活动100余场,服务会员超3万人次。
二是优化企业评估引导企业建设。持续开展软件产品评估、软件企业评估、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和软件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等工作。2022年,协会评估软件企业2200多家,新评估软件产品2000余件;240人通过软件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覆盖软件开发等四类人才;517家企业通过2022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三是开展诚信服务强化行业自律。持续开展北京市系统集成诚信创建活动、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信用评价工作,并被纳入“首届北京市共铸诚信企业”推荐单位。截止目前,共有125家企业通过北京市系统集成诚信企业评价,推荐120家会员参与“首届北京市共铸诚信企业”,22家企业获得A级以上信用评价。
四是推进团标建设提升企业影响。2022年协会联合200余家会员企业共同推进团体标准建设,新立项团体标准3项,已发布团体标准6项。
(五)宣传服务
依托新媒体矩阵,为会员提供品牌形象、新闻动态、案例、产品与解决方案等宣传服务。推出【会员动态】【数字赋能】【每周数观】【职来职往】【北京方案】等专题,全年累计推广会员各类资讯信息2000余条;收录会员解决方案和案例800余个;搭建宣传推广和供需对接平台,建立软件企业库和软件产品库,展示软件企业4000多家,软件产品1万多件。
四、2023年计划
2022年,我们用拼搏奋斗书写华章,放飞梦想。2023年,协会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精准对接,主动服务,纾困解难促发展
建立与会员企业的日常对接机制,实时掌握企业发展的动态、问题困难和需求,结合政策服务包及协会自身服务产品,主动服务企业,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诉求;充分发挥协会平台和龙头企业资源汇聚优势,搭建政企对接平台、产业供需对接平台、金融产品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
(二) 激发创新,引导带动,支撑中小企业梯度培育
一是多渠道调研中小企业服务需求。二是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包定制化产品。三是支持优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四是把脉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规律,为其他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 场景开放,供需对接,做好智慧城市建设支撑
全力支撑好北京市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咨询论证、智慧城市场景开放对接等事项;充分利用服贸会、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中关村论坛等平台,组织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峰会和展览展示,为北京智慧城市建设贡献软协力量。
(四) 融入协同,创新体系,夯实人才体系建设
立足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联合高校、企业、机构等多方主体共同推进北京软件人才继续教育平台建设。一是打造专业软件人才继续教育平台,为会员提供在线学习、个性选课、在线考试、证书打印、人才大数据统计分析等一体化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服务;二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特色精品课程开发,满足软件人才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知识更新需求;三是搭建政企协三方沟通平台,为会员企业人才培养、职称申报、补贴政策享受等提供协助。
(五) 标准引领,创新发展,持续推进标准创制
一是实施协会标准质量提升战略,做好标准编制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做好现有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打造和促进协会标准品牌建设;二是联合会员企业加快编制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凸显“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三是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参与重点领域国标的编制,并加大DCMM等现有国标的宣贯和推广。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接下来,协会将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秉承“提供价值服务 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践行“服务企业 沟通政府 回馈社会”的职能,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