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趋势 | 圆桌对话:智改数转,工控安全的挑战与机遇
以交流促发展
近日,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珞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承办的2023年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专题论坛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成功举办。论坛期间,珞安科技CEO孔令武特别邀请三位行业专家开展了一场关于工控安全行业发展的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以“智改数转,工控安全的挑战与机遇”为话题,邀请到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促进所研究部杨晓伟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王朋成教授、深信服物联网安全业务总裁张振礼作交流分享。三位专家结合职业优势与自身经验,从工控安全发展面临的困境难题、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智改数转背景下工控安全发展机遇和未来前景等多个方面提出前瞻观点和指导建议,让现场观众受益匪浅。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
孔令武 珞安科技CEO:
杨主任,您从事多年产业研究工作,如何看待工控安全现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杨晓伟 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产业促进所研究部主任:
结合多年工控安全产业相关研究分析来看,近些年在“智改数转”和《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工控安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技术产品细分领域不断拓展、企业需求旺盛不断增长。但是,工控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发展,也使工控系统面临巨大安全威胁和挑战。
我认为当前工控安全的发展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和问题。
一是产业链协同发展有待引导,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交互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需求侧行业特性明显,对安全产品在具体生产场景下的适配问题持有疑虑;供给侧安全厂商产品设计研发倾向于普适性,对工业控制系统具体生产场景缺少深刻理解。两者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
二是技术与产品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工控安全水平与国外相比,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工业企业工控安全应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配备了相关安全产品但应用意识不高,致使防护效果不理想。
四是工控安全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目前,工控安全人才供给未能满足市场需求,这需要工业企业、高校和安全厂商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懂工控、有技术、能实战的复合型人才。
孔令武 珞安科技CEO:
王教授,您觉得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有哪些破局之法?
王朋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
从整体来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二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具体来讲,高校倾向于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未能按照企业职位技能需求培养专业型学生。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加强校企协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制定教学大纲,让优秀的企业工程师进校园授课,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促进产教融合。
其次,鼓励学生参与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加强学生实战能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双管齐下帮助学生完成技能学习、自身职业定位的同时解决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关系不对称的难题。
孔令武 珞安科技CEO:
张总,您作为优秀的传统安全厂商代表,如何看待工控安全细分赛道?
张振礼 深信服物联网安全业务总裁:
我们深信服一直没有切入工控安全的赛道,但我们也一直在观察工业控制网络的趋势变化,我们通过大量实地拜访头部企业数字工厂,不断地探索尝试适合我们的解决方案。
当前,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数字工厂成为工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不断涌现,IT、OT和IoT融合,传统的封闭的生产网环境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新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生产线智能设备的安全,5G全连接工厂的安全等。
随之新问题需要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和方案,我们认为当下单一的工控安全能力不足以解决数字化工厂的安全问题。我们提出IT、OT、IoT融合安全的解决方案,以工控安全能力为基础,叠加IoT安全能力,同时联合像珞安科技这样专业的工控安全企业共同设计解决方案,以解决不断变化的生产控制网络安全问题。
未来,我们计划复制与珞安科技的战略合作模式,进行资源和优势能力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将联合解决方案推向更多的能源、交通、制造业客户,为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的推进贡献一份安全力量。
结束语
在观点和意见的碰撞、交流中,工控安全行业未来发展的路径蓝图更加清晰。工控安全行业的发展需要产、学、研、用各方协同联动,珞安科技作为其中一员将发挥技术、人才和品牌影响力优势,以技术创新推动发展、以行业交流促进发展,支撑引领工控安全行业向上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