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东软医疗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
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牵头申报、东软医疗深度参与的“国产高端低剂量DSA/CT-DSA功能创新及介入诊疗应用研究”项目,正式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专项。
这也是东软医疗继2017年牵头承担“十三五”“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制”项目、2022年承担“十四五”“DSA 用低剂量高分辨率大面阵 CMOS 平板探测器的研制”项目之后,在7年里第三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持续引领国产高端DSA的创新与发展,从破局走向蝶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当前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等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此次以东软医疗高端低剂量DSA为核心载体的研发项目获批,标志着国产高端介入装备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加速临床创新和应用推广方面再次进入“快车道”。
介入诊疗方法是除内、外科之外的第三大诊疗手段,具有不开刀、创伤小等优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介入诊疗必不可少的设备,但我国DSA市场长期被国际厂商垄断,国产DSA/CT-DSA仍存在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无法兼顾、高级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临床普及成为难题。
▲东软医疗高端DSA在武汉协和医院投入临床
为此,由武汉协和医院郑传胜教授团队牵头,汇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院等知名医院、高校和检测机构,东软医疗深度参与的产学研医创新共同体应运而生,并顺利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在设备研发上,项目将基于东软医疗在“十三五”期间的创新成果,以及专家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探索DSA/CT-DSA低剂量和智能化扫描技术创新。同时,构建覆盖辅助诊断、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等全流程的临床应用系统,从而提升国产DSA/CT-DSA性能和功能,提高临床微创介入诊疗效率。
▲东软医疗NeuAngio-CT汉·文景
在应用创新上,项目将围绕心脑血管、肿瘤、外周、创伤等多个领域,开展临床诊疗与技术创新,形成一整套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与诊断效能高、精准智能手术的微创介入诊疗解决方案,并面向全国进行推广,从而增强国产DSA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加快我国介入诊疗装备国产化替代,推进临床微创介入诊疗技术向基层下沉。
长期以来,东软医疗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打破高端DSA等影像领域的技术垄断,相继推出中国首台无轨悬吊DSA、落地式DSA、全球首款超高端512层宽体Angio-CT等介入诊疗设备和解决方案,并在全球获得近300台订单,其中40%以上客户为大型三甲医院。
▲东软医疗与武汉协和医院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此次立项的“国产高端低剂量DSA/CT-DSA功能创新及介入诊疗应用研究”项目,必将为我国医疗装备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速推动介入放射学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东软医疗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与武汉协和医院等创新伙伴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共同开启我国微创介入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