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堃博士担任中勘迈普“科技副总”
根据《昌平区“科技副总”柔性引才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昌平区科委开展了昌平区“科技副总”专项(第二批)选聘工作,经过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拟立项支持课题42项,拟聘任“科技副总”42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胡堃博士担任中勘迈普科技副总,合作项目“基于AI大模型的空天遥感影像智能语义推理识别关键技术研制及应用”。
2022年7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意见提出: ——企业主导。坚持企业在场景创新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企业成为场景创意提出、场景设计开发、场景资源开放、场景应用示范的主体。 ——创新引领。面向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以前瞻性构想和开拓性实践为起点,运用新模式新方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 ——开放融合。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场景机会,围绕场景创新加快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算力等要素汇聚,促进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度展开合作,探讨新模式新方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场景落地。 胡堃博士 胡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员。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2012年至2022年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从事科研与项目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源遥感数据精准智能处理、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应用。具体包括:多平台(卫星/无人机/车载/地面设备等)多载荷(可见光/红外/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等)系统定标、数据预处理、高级产品生产、质量评价、多源信息融合、目标检测识别、影像分类分割、智慧城市三维重建、环境监测与态势感知等。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等课题。作为总体负责人,先后承担我国资源、环境、高分遥感、吉林一号商业系列等20余颗卫星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系统建设。已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化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主持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项目10余项。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中获优秀论文奖。担任ISPRS JPRS, PE&RS, IEEE TGRS, IEEE JSTAR, IEEE GRSL, IJRS, RSL等国际知名SCI期刊审稿人。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测绘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个人奖。主持研制的“无人机数据在线实时智能处理与应用系统”,多次在国际、创客中国和创客北京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