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两会进行时,医疗领域有哪些重点议题?
随着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各行各业的代表们共同讨论国家的发展大计。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医疗领域有哪些重点议题和指向呢?
01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提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含前沿创新、集采、医保基金监管、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等诸多要点。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02 两会代表提案
2024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议案提案备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 姚建红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医疗健康”等创新模式为基层卫生体系智慧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着眼于新时代基层卫生改革发展需求,姚建红建议大力推动智慧基层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完善智慧基层卫生体系技术支撑。加快搭建一体化基层卫生服务数据中心。加快应用智慧基层卫生服务。加快智慧赋能基层医务人员。加快完善智慧基层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实现上述任务,必须加强组织保障。需推进部门、资源、政策间的统筹协调,建立智慧基层卫生服务推进机制。需抓实任务落实,制定符合实际、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智慧基层卫生服务评价机制。需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需积极鼓励试点,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及条件成熟的机构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促进智慧基层卫生服务推广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岩
王岩表示,传统电子病历系统缺乏与专科业务深度结合的结构化数据,医院一般缺少临床科研所需的全流程诊疗数据。这些是当前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为此,王岩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以临床科研为牵引,强化信息系统与临床专科业务的结合。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探索改革传统电子病历结构。二是建设更高质量的全流程诊疗数据。在当前互联互通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可满足专科科研创新的连续性全流程诊疗数据闭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数据获取成本。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创造医疗数智技术研发、试验、应用的良好环境。建议在数据管理、隐私安全等方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尝试在国家层面建立医疗数据流通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
建议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让群众享受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刘连新介绍,近年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紧抓机遇,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我们这所医院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三甲医院中,排名都是靠前的,可以为安徽百姓提供很好的服务。”
同时,刘连新建议,在医保政策方面推进长三角的一体化,比如长三角区域的医保支付,包括收费的项目、收费的价格、可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等可以做到一体化。
“此外,我们还希望推动医生在长三角范围内自由执业,让群众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便利、高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刘连新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梁廷波
建立健全“三医”协同数字治理机制。围绕数据共享政策支撑、数据提供决策支撑、基于大数据开发智能应用等方面,由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数据共享进行研判分析,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公共数据共享清单目录,出台数据共享支持政策。搭建国家医保医疗公共数据互通共享平台,把有关医保支付结算清算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就医人群流数据及时反馈给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加强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适度向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开放权限,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查阅、调用、对比、分析数据资源,支撑“三医”协同治理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梁廷波还建议统一构建国家ICD编码库,同时建立数据监测和问题反馈机制,定期发布统计分析报告,定期更新编码库,推动编码库的持续优化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副主任林敏
完善医保待遇保障机制,逐步统一基本医保目录范围和报销政策,尽可能缩小各地待遇差异。探索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遴选部分病组探索“同病同保障”。“在充分听取临床专家等意见基础上,建立价格调整机制,发挥价格合理补偿功能,合理测算成本价格,加强省级间价格联动,缩小项目价格收费标准差距,逐步实现价格一体化。”同时为减轻参保患者看病负担,逐步扩大跨省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的病种范围、数量及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保障患者及时联网直接结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
针对康复医疗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扩大康复医疗医保支付范围。现阶段我国康复医保报销项目各地情况并不统一,建议加快基本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政策执行力度。
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逐步增加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并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医保起付线。同时,推进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床日等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并增加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二是建议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宁夏自治区),围绕康复医疗医保支出比例较高的病种(脑卒中神经康复),由当地卫健委和医保局牵头,开展基于功能分类(FRGs)的康复医疗医保支付试点。同步建设以ICF为基础的功能评价体系,建立患者功能数据库和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形成实施流程规范。
三是建议探索适合居家长期康复护理的医保支付方式。建议针对社区居家场景的中长期康复进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以功能评估为核心,根据功能状态(包括运动功能、感知功能、认知功能、吞咽功能等)来进行支付。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余之刚
进一步加强山东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他认为,当前,国家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其中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与民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依旧存在,亟待解决。“在乡镇村基层医疗单位,这种情况尤为明显,需要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来破解这个难题。”
此外,建议山东省、市两级列支专项资金预算,支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同时强化部门协同、政策协同,建立“责任、管理、服务和利益”的共同体,加强信息化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县乡村上下联通。
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义强
加强规划引领。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加快推进省医学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升三级医院整体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效,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袁义强建议,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陈树波
加快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伐。将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试点推进。试点城市党政主要部门形成政策合力,加强对辖区内医疗资源的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有力推进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区域带动辐射作用。在市级统筹区域内,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都有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区域优势,弥补县、区级医院人才、技术、设备不足的短板。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王雅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共享专家人才等,“让广大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完善医疗多元支付体系
孙洁表示,商业健康险对罕见病、创新药械的保障更加全面,能够有效降低老百姓医疗负担。因此,完善医疗多元支付体系,商业健康险不可或缺。但目前,由于缺乏相应医疗、医保的数据作支撑,保险公司针对特殊病种、特殊人群所需健康险产品的开发能力受到制约。
孙洁认为,未来多元支付体系的发展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医疗保障要发挥对罕见病、创新药械的费用减缓功能;二是进一步发挥商业健康险的保障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健康险的发展需要政策支持,例如,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打通医院、医保、商业健康险的数据共享,有利于保险公司打造更精准、实用的商业健康险产品。
03 望海康信能帮助医疗机构做什么?
针对政策和医院需求,作为深耕行业20多年的医疗精益运营和数据企业,望海康信能为医疗机构做些什么?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以数据驱动管理、科技赋能医疗势在必行。作为医疗精益运营管理领域的开拓者和先行者,望海康信以致力价值医疗事业为愿景,以服务医疗机构精益运营为使命,高度贴合智慧医院管理评级、国考、内控、高质量发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县域医共体等政策导向,协助医疗机构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平衡医疗成本与医疗效果,推动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望海康信基于20多年的行业探索、经验积累,能够快速响应,根据政策需求对应提供优选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国考全面提升、医院精益运营、智慧管理评级、财经、内控、ODR数据服务、医共体、城市医院运营高质量发展等解决方案,助推医院运营管理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望海康信始终顺应时代和政策趋势,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帮助医疗机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同时,以开放、诚信的态度与众多行业伙伴合作,推动医疗信息化产业的协同创新。
部分内容摘选自2024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