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破解软件代码权属证明之道
2024年4月25日,由北京软协联合承办的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论坛以“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动态、挑战与机遇,以期促进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次论坛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等联合承办。
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现场
此次高峰论坛汇聚了包括法官、业界专家、学者、律师及企业代表在内的151位嘉宾亲临现场,同时还有2075名专业人士通过线上平台参与了会议。
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
在论坛的嘉宾致辞环节,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先生发表了重要讲话。于慈珂先生首先代表中国版权协会,向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40周年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于长期以来致力于软件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各界朋友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他提出了加强软件版权保护的五点建议,并表示中国版权协会将继续为版权主体提供服务和支持,共同推进软件产业和版权事业的发展。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
随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先生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表了致辞。付晓宇先生首先向线上线下参会的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长期关心和支持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付晓宇先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推动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他衷心希望本次高峰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并成为推动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发展的有一个重要里程碑。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健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健,分享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判定的基本规则,探讨了如何证明软件著作权的“接触”和“实质性相似”原则。她指出,原告在提起侵权诉讼时,通常需要证明原告拥有代码的权属、被告有接触其软件的可能性,以及需要审查被告软件与原告软件存在表达上的相同或实质性相似之处。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冯刚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冯刚先生发表了题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司法保护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研究”的演讲。冯刚指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软件著作权案件分为权属纠纷、侵权纠纷和合同纠纷三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单纯传播、最终用户使用、抄袭剽窃、破坏技术保护措施和出租等侵权情形。
中软协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
中软协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董事长张昌利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软件代码权属的证明之道》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张昌利先生首先介绍了软件代码侵权的5种常见方式:“直接复制与盗版销售、不当使用与未经授权的二次开发 、模仿与混淆(外观设计、用户界面、功能实现)、逆向工程与反编译 、侵犯专利权与商业秘密”。
联合信任电子证据研究院研究员岳韶华
中软协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天元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彦
中软协知识产权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天元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彦先生就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的实务难点进行了深入解析。孙彦律师首先回顾了自己在软件行业的丰富经验,并指出了当前软件商业秘密保护面临的挑战。他提到,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相比,商业秘密保护在软件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人员流动导致的软件侵权纠纷中,著作权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智慧法务研究院秘书长蔡治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智慧法务研究院秘书长蔡治先生就大模型技术在智慧财产权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精彩发言。蔡治先生探讨了人工智能输出结果的法律分类,包括版权化可能性、权利归属确认,以及侵权责任主体的确定。他通过比喻和案例分析,提出了人工智能作为法律主体的可能性,并分享了广州互联网法院处理的一起AI生成内容侵权案件,强调了在政策上对人工智能产业的保护和发展空间的重要性。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
在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高峰论坛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分会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进一步专业化和系统化。揭牌仪式上,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慈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冯刚、以及中软协知识产权保护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孙彦和张昌利等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是北京市最早开展行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行业协会之一。目前,协会旗下有北京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工作站、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版权工作站、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联络站、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京津冀联动服务工作站。协会充分发挥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推送知识产权相关政策、资讯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