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贯彻两会精神,持续推进“三农”行动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让乡村振兴的号角在神州大地上愈加嘹亮。政府工作报告中20多次提及"三农",代表委员提交涉农提案议案逾上百件,为“三农”工作锚定新坐标,围绕“稳产保供、深化改革、城乡融合、民生保障”四大核心,系统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新路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苍穹数码作为国内领先的地理信息与数字政府解决方案服务商,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紧跟政府工作报告指引,深耕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打造覆盖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夯实农业现代化底盘
报告这么说: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开发挖掘油料扩产潜力。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苍穹这么做: 研发粮油规模种植单产提升管理平台,以单产提升技术集成推广为抓手,锚定2025年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促进项目实施与奖补工作有效衔接,畅通规模主体申报、主管部门审核、补贴资金拨付等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监督,建立奖补资金台账,加快构建精准、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机制。围绕重点作物、重点产区、重点环节,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内生发展动能 报告这么说: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苍穹这么做: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系统,探索建立土地承包合同、流转合同网签机制,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常态化业务办理,稳定高效地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延包工作,对于全面掌握农村土地承包现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的管理和应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关于宅基地制度改革与管理的部署要求,聚焦宅基地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的核心任务,深挖农户需求,以宅基地涉及的多个场景为切口,打造宅基地信息化管理的“一库、三端、六系统”,谋划农村宅基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场景,致力于解决农村宅基地审批难、服务难、监管难等问题,让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成色 报告这么说: 加强文明乡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 苍穹这么做: 建立农村集体各类资源整合与管理机制的农村管理信息化平台,建成涉及区县、乡镇、村等用户的垂直办公平台,开展土地管理、合同管理、产业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群众服务等应用服务,强化了土地管控,明确“区、镇、村”三级主体责任,加强土地分类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宽发展空间,实现了基于农村集体土地的审批、建设、监控、评价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规范了土地流转流程,加强产业监测监管,实现农村资产登记、变动、处置信息化管理,对各类基层基金使用情况实现了规范化、透明化管理。
培育新质生产力,开拓乡村振兴新赛道
报告这么说: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苍穹这么做: 基于数据中心、地图中台,研发多个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一村九园”,从数字产业、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治理等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数据汇聚、融合应用,构建数字乡村数据资源池,打通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实现涉农数据资源的信息共享;并推动物联网、三维地理信息、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的深度融合,强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打造数字乡村建设标杆,成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实验区、示范区。 苍穹数码将围绕“科技兴农、产业富民”核心,以国家政策为指引,以智慧农业推动高效生产,紧扣“新质生产力”主线;拓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激活乡村多元价值,共建绿色乡村。通过政策对接、技术落地与社会责任协同,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实现经济效益与民生福祉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