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官方网站
《柳叶刀》子刊发表!广医一院-东软医疗慢阻肺研究再获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东软医疗    分享到: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影响因子9.6)在线发表了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卢文菊教授团队牵头,东软医疗影像技术团队共同完成的慢阻肺筛查模型研究成果“AutoCOPD–A Novel and Practical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COPD Detection Using Whole-Lung Inspiratory Quantitative CT Measurements: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1744938439211.jpg

▲研究题目及作者


该研究基于广州爱肺计划队列、中国三家分中心及美国国家肺部筛查试验(NLST)队列5个中心,利用QCT特征、调查问卷和结构化CT文本的多模态数据进行建模和比较,最终明确了基于QCT特征的高效能慢阻肺筛查模型(AutoCOPD),为社区及医院潜在慢阻肺患者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可靠工具。


研究背景


慢阻肺的诊断不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成人肺部健康(CPH)研究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其中60.2%的慢阻肺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并且只有12%的慢阻肺患者在调查前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充分说明慢阻肺早期症状隐匿、公众知晓率不足、诊断率低下。晚期患者又因治疗效果不佳导致生活质量差,病死率高,增加社会经济与医疗负担。


近40年来,尽管慢阻肺的诊治水平明显提升,但仍缺乏疾病早期防控的有效工具。随着国内外低剂量螺旋CT(LDCT)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利用冗余的胸部CT图像进行慢阻肺筛查,可显著提高慢阻肺检出率,从而大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宏观经济和医疗保健体系的巨大负担。


1744938469278.jpg

▲论文核心研究平台:东软医疗NeuLungCARE-QA


研究过程


在此背景下,东软医疗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在前期进行科研攻关,研发出胸部QCT影像处理软件NeuLungCARE-QA,该软件基于胸部平扫CT影像,能快速定量评估肺实质CT值(低衰减区百分比LAA%)与支气管相关形态学参数(包括气道管壁面积百分比WA%、气道管壁厚度WT、气道管腔直径LD),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团队基于大样本、多中心的跨学科合作,使用LDCT图像开发了基于全肺吸气相QCT的慢阻肺筛查工具—AutoCOPD模型。


1744938488653.jpg

▲研究设计


本项研究首先从国内4个中心回顾性收集了跨度2017年4月至2024年5月的3653例受试者(1768例慢阻肺患者和1885例非慢阻肺对照)。广州社区人群(爱肺计划队列)的数据用于模型开发和内部测试,中国三个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数据用于外部验证和明确模型在确诊患者和标准剂量CT图像的泛化性。美国NLST队列中453例受试者(112例慢阻肺患者和341例非慢阻肺对照)数据用于外部验证和明确模型在不同种族及LDCT图像的泛化性。


研究结果与临床价值


经过一系列的模型建立与性能比较,AutoCOPD模型以其稳健的分类能力、临床应用的便携性、广泛的适用性等特点,更适合用于慢阻肺筛查。


近年来,GOLD指南已明确提出胸部CT对慢阻肺评估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团队基于10个全肺吸气相QCT特征所研发的AutoCOPD模型适合常规临床场景,既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快速筛查工具,也可以实现对临床冗余的胸部CT图像提供一扫多查的功能,提高早期慢阻肺的检出率,助力全球慢阻肺防控工作。


依托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模式,东软医疗将继续推动数字化临床路径的落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让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更方便、高效和规范的慢阻肺公卫服务。


注: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国家实验室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学技术局重点研发计划、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基金的支持。本文节选自南山呼吸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