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方案》印发 带你了解纠纷调解、维权援助、公共服务的那些事儿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方案》,小编就来带你了解关于纠纷调解、维权援助、公共服务的那些事儿。
01 纠纷调解篇
“多渠道解决纠纷。加强调解能力建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维权中心作用,规范调解流程,培养一批专业调解组织和人员。”
2015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司法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的意见》,组建了北京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以下简称“北京维权中心”)承担具体工作。截至2020年6月底,北京维权中心依托行业协会(商会)自律机制,指导建立了14家行业性专业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覆盖了医药健康、节能环保等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各调解组织专(兼)职调解员近300人;累计受理调解案件15008件,调解成功率达61%。
02 维权援助篇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支持专业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质的法律咨询等维权服务。”
北京维权中心在全国首创在小微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延伸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平台,按照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了“双创阶梯培训”“服务日”“知识产权保护公益图书角”等服务项目,形成了图书、培训课件、产业指南、典型案例4类定制化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产品和350余项服务资料。截至今年6月,共提供以专家论证、委托鉴定、侵权判定咨询等重点产业专项援助245件;各区中心、工作站累计解答咨询33474件,举办培训1138期。
“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服务。建立海外维权专家顾问制度,建设本市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库和重点领域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
自2013年起,北京维权中心为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2019年,完成国内第一个海外知识产权诉讼信息库建设,汇集44个国家的70余项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6万件海外知识产权案件、100个海外知识产权律所及50名海外律师信息。充分发挥北京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持续开展“走出去”知识产权培训。
目前,北京维权中心负责的国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两个事项已纳入北京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办理。
03 公共服务篇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各区全覆盖。”
2019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北京维权中心在全市设立第一批9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和61家工作站,截至2020年6月共解答咨询1.4万余件,上门服务企业近8000次。
目前,北京维权中心建立区中心、工作站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肯定,写入《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向全国推广。
“加强跨区域协作。”
2016年以来,在北京市赴外省建立园区的载体的协助下,北京维权中心联合津冀两地维权中心,以共建工作站为抓手,整合三地优质服务资源,精准对接创新主体需求,逐步完善“一站式、一体化、一条龙”的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服务机制,通过开展“服务日”、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将北京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共资源辐射至津冀。目前已共建京津冀家居行业工作站、京津滨海-中关村、京冀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7个工作站,按季度举办服务活动。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和行业自律。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志愿服务,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治理。”
目前,北京维权中心已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法院系统、代理师协会、律师协会建立了1000余人志愿专家队伍,参与小微企业服务工作,截至2020年6月,参与志愿服务的专家共1805人次。
“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指导企业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维权服务,保障商业秘密安全。”
商业秘密保护是北京维权中心长期关注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019年,北京维权中心组织召开商业秘密保护专题研讨会,邀请公检法等部门的10余名专家为我市科技创新企业答疑解惑。此外,还组织编写了《商业秘密保护指南》等书籍资料,多次举办相关培训,为企业日常管理中如何防范商业秘密泄露、商业秘密纠纷提供指导。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作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北京市地方法规《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已作相关规定, 2019年6月28日,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热线已并入北京市12345热线,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和热线并线方案,“12330”热线号码仍保留,北京市12345在企业专席安排专人负责12330热线的接听和知识产权相关举报投诉的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