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对话一把手》:经济赋能,北京市经信局这样推进“两区”建设
4月21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两区”建设对话一把手》访谈节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秀玲在访谈中表示,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我国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一直担当着创新引领者、产业先行者的重要角色。
围绕四个方面 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两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数字经济,北京发展数字经济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突出“数字”驱动,把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加快集聚数据资源,加快推动数据资产化,打造数据资产产业链。
二是突出“两个”领先,一方面,布局领先一代的数字技术。围绕“感-传-算-用”的数据链,超前布局6G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算法创新、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抢占数字技术制高点;另一方面,探索形成领先的数字治理规则体系。以“两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数字经济新特征,系统谋划制度规则创新,积极向国家争取开展数字经济规则制定综合试点。
三是突出“标杆”引领,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率先在新一代数字化出行、新型数字化健康服务、数字化智能制造、数据支撑的研发和知识生产等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应用,培育未来产业,推出标杆产品,打造标杆企业。
四是突出城市全域场景开放。将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主要场景,全城开放,通过构建智慧感知、互联的城市操作系统平台,为更多的创业者科研团队、创新实践个体提供数字化应用场景。
通过五种方式 加快数据开放流通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要素,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出要推进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的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北京的政务数据已经实现了上云、入链、汇聚,打破了信息孤岛,通过区块链实现数据的共享,对手机信令、外卖、交通等社会数据实现了融合共用。主要通过五种方式开放:
一是共享交换,建设市大数据平台,统采共用购买社会数据,目前已汇聚政务和公共数据近千亿条;在全国首创数据目录区块链(长安链),通过智能合约支撑疫情防控、不动产交易等政务数据实时共享,支撑政务实现“一网通办”。
二是无条件开放,通过北京政务信息资源网向社会无条件开放92个单位5727个数据集。
三是授权开放,在全国率先推出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开放3158项24亿条市场主体的数据,为上万家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信贷服务提供支撑。
四是竞赛开放,在全国率先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基地,相继举办AI+司法、科技战疫、数智医保、智慧昌平等大数据应用挑战赛。
五是线下开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数据服务窗口,为社会提供数据开放咨询服务新渠道。
找准两大突破口 推动高端产业和园区的国际合作
在产业开放合作方面。区域上我们以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大兴两大组团为重点,加强与顺义、昌平、房山等高端制造业主要承载区的联动,其他区域按照各自功能定位,提高产业协同能力;
领域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方向为主导产业,强化要素保障,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质量;
机制上我们已建立各区共同参加的高端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和项目库,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发布了实施方案,各个区都针对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了细化的政策;
在园区开放合作方面。我们以中日、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保障,成为本市高端产业国际创新协同与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在形成政策创新集中示范、形成国家级产业对外开放合作的高地、建立广泛的对外交流渠道、促进一批项目落地建设四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推出四大举措 全面推动招商引资
“两区”建设以来,我市以打造全球资源配置高地为目标,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我局聚焦经济和信息化领域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突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积极推进本领域招商项目。
我们通过建机制、转方式、落政策、抓服务等系列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北京加速形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的“引力场”。
一是建立了市区联动机制,将市级规划引领、政策集成优势和区级组织落实、空间等要素保障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共同招商。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通过对接跨国公司、组织专项推介活动、布局空间资源等具体措施,推进产业链招商、国际合作平台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创新孵化招商和投融联动招商。
三是落实好准入、财税、金融、科技、土地、人才、数据、协同、监管等9大类政策,吸引全球资源投资北京高精尖产业。
四是抓好企业服务。我们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服务包”机制,做好“行业管家”,落实对企业“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