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晒出“两区”成绩单 高新企业认定试点“报备即批准”
昨天上午,市商务局组织召开“两区”建设一周年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科委、市人才工作局、市知识产权局分别从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试点、境外人才引进以及知识产权保险试点等方面介绍了“两区”工作成效。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即将启动试点“报备即批准”
据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晖介绍,科技部已批准在北京市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预计实施后将有上千家企业受惠。 刘晖表示,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获批,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在京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满足从业一年以上,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条件的,实行“报备即批准”。
据悉,这项试点工作即将启动,预计实施后将有上千家企业受惠。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已向海淀区、昌平区、怀柔区、朝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具备条件的区下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评审权限,并指导各区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管理与监督。
刘晖介绍,北京“两区”建设一年来,科技创新协调工作组制定发布税收优惠、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管理举措等一系列方案、措施共计20余项,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00余人,吸引国际商标协会、国际孵化机构PNP、中关村-巴黎大区产业创新中心、智利在华科技创新中心等国际知名机构在京落地。随着北京市率先开展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将技术转让所得免征额由5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有30户次中关村企业享受了中关村技术转让试点优惠政策,减免税额1.6亿元。
境外职业资格专业人才
来京创业享便利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表示,北京市创新人才政策措施,对覆盖82项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提供支持政策,吸引他们来京创新创业。据介绍,北京市人才工作局联合市人保局印发“两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覆盖82项境外职业资格,包括金融、教育、建筑与工程服务、科技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等10个本市“两区”建设重点领域。对持有这些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提供“3+2+1”支持政策,吸引他们来京创新创业。
其中,“3”是出台3项便利举措。对持有《“两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职业资格的外籍人员,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在办理工作许可业务时,不受学历、学位、工作经历限制,年龄可放宽至65周岁,高精尖产业领域可放宽至70周岁;在办理出入境业务时,可办理有效期5年以内的多次签证或居留许可,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办理永久居留便利通道,口岸签证政策恢复后可向公安机关口岸签证部门申请口岸签证。
“2”是给予2项人才保障。包括对持有目录中职业资格、与在京单位建立人事劳动关系的中国籍人员,符合条件的纳入北京市人才引进和工作居住证办理范围;对持有目录中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北京市相关行业部门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社会保障、评价激励等方面将给予支持和保障。
“1”是搭建1个查询平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公司搭建了国内首个省级境外职业资格查验服务平台,通过境外网站、邮件、电话等渠道,免费查验目录中的职业资格,查验时间最短可缩至5个工作日,验证结果可作为单位用人、办理工作许可和停居留、人才引进等的重要依据。同时,市人才工作局还联合市公安局,推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便利化应用工作,在全市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在华永久居留身份证基本实现等同中国居民二代身份证的功能。
目前,市、区两级外籍人才服务站厅由去年的4个增加到7个,开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受理、两证联办”业务的站厅由去年的2个增加到4个,扩大了政策覆盖面。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和朝阳医院先后实现了外籍人才在线挂号、在线复诊、在线查询、在线体检预约等功能。
知识产权保险试点
向全国推广北京经验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立权介绍,目前,“两区”建设251项任务清单中,市知识产权局负责的12项牵头工作,已完成11项,完成率91.7%,3项配合工作已全部完成。
今年8月,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被授予北京市首个知识产权保险工作示范园区称号。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首创知识产权保险“北京模式”,“‘五项结合’为知识产权‘上保险’”今年9月入选商务部发布的《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最佳实践案例》。并向全国推广,为各地服务业开放、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借鉴。对此,周立权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中关村管委会、北京银保监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自2020年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保费支持。支持对象主要为本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外资隐形冠军企业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企业首次申报将按照保费标准给予100%补贴。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构建北京市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形成了有力推动。
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降低了企业维权成本、提升了企业维权能力,推动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的构建,同时也促进了北京市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创新。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实施2年来,共支持北京市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12家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为科技服务、智能制造、智能设备、信息技术等20余个重点产业的3366件专利上保险,保障金额超过33亿元,帮助企业对专利进行维权。
此外,在建设“两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中心,提供快保护“一站式”服务方面,今年4月,市知识产权局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建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和大兴区分中心。两家分中心运行以来,积极探索发展保护中心分中心服务新模式,以专业化运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加强分中心专业化保障能力建设,突出新领域新业态,构建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维权、协同保护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专利快速确权试点,优先推荐“两区”专利进入快速复审或优先审查程序,为区域内创新主体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