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实力企业(十四):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同方股份是1997年由清华大学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企业,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企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收购,获得同方股份21%的股权,成为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2019年12月31日,同方股份实际控制人由教育部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定位于中核集团新时代发展战略的先行推动者、“创新+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平台,同方股份围绕“智造+资源”双核驱动,以创新、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抓住新基建驱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机遇,同方股份在“5+N”新基建整体发展方案的布局下,形成了从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到云服务的信息系统全产业链体系,提供从终端到云端再到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的一体化IT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大力推动“云智大物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在海关、公共安全、教育、交通、农业、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重大基础设施等国计民生领域,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变革与社会经济效益稳步发展。
依托中核集团、清华大学的科技和人才平台,同方股份参与共建了多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路径,致力于中国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权3957项,其中中国专利权2490项,国外专利权1467项,计算机软件登记964项。公司科技研发项目共计243项,其中列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的项目为40项。公司获评2020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和2020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
业务模式创新情况:
公司以“智造+资源”两个核心要素为引领,聚焦科技主业发展,秉承创新、协同的发展理念,主要立足于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两大主营业务领域,并逐步形成和打造了数字信息、民用核技术、节能环保等主干产业集群,构建了5+N新基建的产业体系,即以信创工程、5G数字产业园、智慧安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5大核心产业为主,以政府云、环保、城市亮化、超算、智慧教育、科创基地、智能建筑等传统优势产业赋能加码,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20年以来,公司依托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已经具备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化运营经验,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布局,抓住当代核科技产业、数字产业和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机遇,紧紧围绕“智造+资源”,做强、做优、做大具有核心技术、符合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主干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双支撑优势,全力构建新科研体制,加大产城融合、强企联合,搭建生态圈,打造开放型、生态化、全国性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平台。
核心产品:
公司以“智造+资源”两个核心要素为引领,聚焦科技主业发展,秉承创新、协同的发展理念,主要立足于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两大主营业务领域,并逐步形成和打造了数字信息、民用核技术、节能环保等主干产业集群,构建了5+N新基建的产业体系,即以信创工程、5G数字产业园、智慧安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5大核心产业为主,以政府云、环保、城市亮化、超算、智慧教育、科创基地、智能建筑等传统优势产业赋能加码,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公司依托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已经具备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化运营经验,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布局,抓住当代核科技产业、数字产业和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机遇,紧紧围绕“智造+资源”,做强、做优、做大具有核心技术、符合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主干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双支撑优势,全力构建新科研体制,加大产城融合、强企联合,搭建生态圈,打造开放型、生态化、全国性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平台。
2020年公司科技研发获得了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双重支撑,成为中核集团科研院所和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授权承接平台。基于“创新、协同、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智慧、智能、智造”为依托,公司抓住时代脉络,加强自有科研平台建设,狠抓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与“资源创造”相结合,相互促进。作为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暨整机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和中国计算机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获评2020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和2020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目前,公司科技研发项目共计243项,其中列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的项目为40项(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通关现场集成便携查验装备研制及应用、地铁能耗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及综合监管平台开发、面向数据中心(云平台)与集群计算的智能计算单元、基于申威-AI 处理器的加速卡及整体平台研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群智能技术的国家体育场(鸟巢)能源物联综合管理系统、冬奥会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及装备、赛道环境营造及观赛环境保障技术、冬奥会冰壶场馆智能化改造等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以及K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行业知识资源总库平台、数字出版全流程驾驶舱、专利统一检索分析平台、立体图像智能安全计算及软硬件协同优化、X波段高稳定性小型化放射源模块系统集成、跨境邮寄物中风险源多元多维度可视化智能分级分拣系统、多焦点X射线源双能安检CT创新成果转化、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仪、智能人员识别核验系统、昆仑数字平台(一期)、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UTM、高性能网络信息安全综合防御系统、基于GIS的核事故源项反演系统、新型污泥焚化炉研究开发、餐厨垃圾制碳源的应用研究、智能母婴秤MY1、HRA-T10 学生平板电脑、水冷磁悬浮变频离心式直膨空调机组、高能效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TFIVT-EL应急车道占用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TFIVT-RB故障停车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TFIVT-RB路障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TFIVT-PC行人穿越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交通数据生态一体化服务平台、智慧交通数据生态中心、城市大规模灯光系统集中控制平台等众多省部级和公司重点项目等)。
公司以数字信息、民用核技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主业创新能力突出,荣获中国专利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权3957项,其中中国专利权2490项,国外专利权1467项,计算机软件登记964项。
在数字信息领域,公司主要围绕以计算机产品为核心的商用及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出版和超大型中外知识资源数据库服务以及数字知识管理和创新服务、大数据应用、数字科工装备业务进行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大数字信息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构建了从终端到云端、从智慧行业应用到互联网知识服务的全产业链优势,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计算机产品方面,公司抓住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带来的市场机遇,积极推进在政府、教育、企业及零售市场的开拓,基于自身的软硬件产品,公司在政府、教育、金融、电信、司法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完整解决方案。
公司深耕政府行业多年,助力各级政府建成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电子政务,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大步向前。公司推出的一系列全国产信创产品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20多家中央部委、30余个省级行政区全覆盖。公司被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授予“2020年度信创产业卓越贡献成员单位”,在1458家单位中名列前茅;公司凭借突出的“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跻身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等共同发布的“2020信创产业创新企业排行榜”榜单前三。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0年中国商用PC排名,公司商用台式机出货量排名第四,在政府和教育行业公司商用PC出货量均排名第二,其中商用台式机政府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36.75%。
公司与经开区信创园、工信部网安中心(信息中心)、统信软件、龙芯中科等单位联合建设了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核心基地攻关适配云公共支撑平台,为信创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技术攻关、测试认证、适配诊断、协同创新等提供战略性、方向性指引,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我国自主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公司入驻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携手多家合作伙伴共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样板区,助力信息产业“新基建”,实现产城融合新突破。
公司在浙江、江西、四川、辽宁、广西等地的信创产品生产基地相继投产,公司建成了北京、深圳等信创研发基地,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队伍和完善的研发测试条件,具备从包括计算机板卡设计、软件和嵌入式系统开发、产品研发、外观设计到整机系统设计等全方位的研发设计能力。公司成立的适配验证中心,开启全方位兼容适配测试工作,与50余家生态伙伴开展适配合作出具互认证明580余份。公司积极培育信创专业人才,多岗专业人才通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认证。年度内公司信创产品圆满完成年度经营任务,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在知识内容与服务领域,公司运营的中国知网所收录的学术文献总类与数量、期刊数量以及独家期刊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公司继续深耕于大规模集成化数字出版、超大型中外知识资源数据库建设以及数字出版与知识管理技术研发,并不断实施产品创新和基础技术研发工作,推动产业业态从目前的1.0向2.0进阶,引领行业发展。
2020年度,公司继续巩固和稳定国内出版资源的基础,与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北京政府法制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携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基于中国科技云(CSTCloud)认证联盟建立了“中国科技云通行证”的院外知网知识服务体系,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主办的全国政协“委员讲堂”正式入驻中国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同时推出了政协履职能力建设与提案工作知识服务平台。公司运营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信息系统经过严格测试与评估为第三级监督保护级,并获得了“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
公司不断推动海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与多家国际著名知识内容服务机构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多种学术期刊、电子书的题录摘要等信息将在CNKI发布,推动中国知网建设完备的中外知识资源库和大数据服务系统。
公司推动产品从传统的行业知识资源总库向面向问题的“主动式”行业知识服务平台进行转型过渡,不断推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服务产品,更加高效地提升用户的科学决策能力。公司结合前沿AI和大数据技术,发布了基于神经网络语言模型算法的新版中英跨语言检测技术,实现了更高的检全率和检准率,优化了对照查看显示效果。公司与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北京中心、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数字创新智库,赋能产业互联与数字生态,打造数字创新领域的国际化思想平台。公司还推出了职业岗位大数据服务平台,为专业群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职业岗位数据中心”和“数据关联分析系统”。
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以打造“适应多目标科学决策需要的社会管理形态数据资源”的大数据为发展战略,立足公司现有产品体系,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不断丰富完善同方大数据产品体系,提高分析服务能力。
公司“基于HPC&AI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被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2020年CCF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优秀奖”,该平台科学计算实测性能超过每秒3千万亿次,人工智能实测性能每秒达4千万亿次,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得以应用,已成为当前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中国北疆最大规模的应用型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为5G、信息安全、大数据、生命科学、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领域提供超级算力服务,这也标志着公司成功迈入国际高性能计算领先企业的阵营。
公司紧抓“新基建”的新机遇,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智慧能源、智慧基础设施、绿色数据中心、科技金融等诸多领域,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目标,融通旗下各个产业链条,结合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不断增强同方自主创新与地方产城融合的相互赋能,有效连接地方政府,为区域经济贡献新的增长力。公司在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获首批“新基建产品与服务认定”;公司充分发挥集团业务协同作用,与中国核建携手共建中核集团首个大数据中心项目,并建设了秦山核电基地大数据中心,还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提供集成控制系统IT开发服务,通过创新引领进行靶向发力,打造“数字核工业”和“智慧核工业”,助力加快推进核强国建设进程,并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资源支撑。
在民用核技术方面,公司立足安全和科工装备两大业务领域,基于关键器件制造和相关软件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提供包括安检设备和综合安检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先进的创新技术、品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科工装备产品等。公司依托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的双支撑优势,秉承市场、研发双轮驱动理念,坚持国际化发展思路,产品及服务遍及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所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奠定了国内外领先的行业地位,“威视”“NUCTECH”已成为国际业界知名品牌。
公司拥有安全检查、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爆炸物及毒品探测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等全部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化的生产制造能力,结合公司自身在数字信息产业的优势,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安检技术和产品深度融合,得到世界各国用户的广泛认可,在海关、民航、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邮政物流、公安司法、大型活动赛事等众多领域保持行业全球领先地位。公司凭借在全球航空安全领域的创新实力与行业影响,成功入选APAC CIO outlook “2020年全球十大民航技术方案供应商”榜单,目前公司已为全球超过450家机场提供安检产品及服务。
公司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孵化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的主导权,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同时加快国内市场发展,全力推进国内业务开发,构筑向民航、海关、国际活动等多领域延伸的“安全”产业矩阵。公司以科技抗疫助力复工复产,快速部署研发力量,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检测、灭菌技术深度融合,筑成科技抗疫和后疫情时代常态化防护安全网,创新推出了基于AI的红外体温筛查系统、测温金属门、移动消毒机、防疫机器人、辐照灭菌系统、防疫隔离单元、进出境人员卫生检疫单兵作业平台、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核酸隔离采样仓、冷链隧道式全方位自动消杀系统等疫情防控系列产品,通过大数据和云平台集合形成智能化疫情防控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无感测温、非接触式查验、环境监测、消毒灭菌、远程监管等需求,全面提升抗击疫情的预警、预防、消杀能力,并相继投入海关、边防检查站、大型医院、交通总站、企业园区等多地使用,高效助力全球防疫。
2020年,公司积极把握行业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在安全智能化等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创新。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申请的“波导喇叭阵列及其方法和天线系统”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中国专利优秀奖,“毫米波人身安检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基于先进的毫米波和太赫兹非接触式成像技术研发的大思安旅检系统荣获“‘科技冬奥、智慧北京’十佳优秀技术产品”称号。公司成功打破了国际竞争对手在人体安检领域的专利壁垒,有效支撑了国产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研发创新,推动了我国国产安检设备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公司多款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已广泛应用于全球民航、海关、监狱及重大赛事活动等行业领域,提供更加快速、精准、舒适的人体安检服务。
公司安检解决方案全线护航京张铁路,为深圳地铁和京港地铁提供安检设备和智能化安检解决方案交付使用,连续第13年为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连续第3年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安全保障。目前,公司安检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服务了超过80%的已运行高铁和全国超过100条地铁线路,助力用户更高效、更智能的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旅客出行安全,为多个国内国际大型活动保驾护航。
在科工装备领域,公司坚持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科工产业发展策略,以高端通信装备、指控装备、卫星通信导航与地面应用、船舶制造等主要业务板块为核心,并积极布局和培育新的产业领域和方向。
2020年,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抓住海洋强国战略契机,深入推进海洋防务产业布局,积极推动“三海”(船舶工业、海洋装备、海洋开发)领域的技术、产品研发和项目合作。公司为天津海事局制造的新型小航标船正式交接列编并投入使用。公司中标我囯海警局某直属分局2艘舰船等级维修工程项目,首次跻身千吨级海警舰船维修领域,为修造船市场开拓和转型升级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公司继续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号召,坚持技术发展与安全并重。为推动科工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公司连续第三年荣获《优质供应商认证证书》。
在城市节能智慧化产业领域,凭借20余年的市场化经验,把握双循环和新基建的战略机遇,同方已形成了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安全、智慧教育、等诸多成熟的应用场景。公司获得了2019年节能服务产业品牌企业奖、优秀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奖、公共设施领域节能服务优秀企业奖、合同能源管理优秀示范项目奖、工业领域节能服务优秀企业奖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认证”5A级企业称号。公司依托多年来在城市综合能源领域的工程积累和自主核心科技优势,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用能方式,打造更加绿色、节能、智慧的能源体系,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智慧能源产业领域,公司以热泵产品和集中供热技术为根本,在智慧热网和余热利用两个方面,提供贯穿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费全过程的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之一的太古大温差长输供热工程荣获我国供热行业第一个 “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公司在项目中应用多级泵站联调联控技术、动态水力计算分析技术,设计建设长距离输热智能管控系统,制订安全节能运行策略以及完备的事故预案,为其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公司自主研产的被动房专用能源环境一体机正式应用于湖北首个被动式超低能耗民居项目,签约了宁夏电投清洁能源智慧供热项目,中标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供热制冷系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该项目填补了公司在大型科工企业工业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空白,为后续同类项目树立了标杆,更体现了跨产业协同作战的有效实践和示范。
在智慧交通产业领域,公司以地铁综合监控、线网指挥中心、站台门和节能改造为基础,帮助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目前已服务海内外20多个城市的70余条地铁线路。公司参与承建的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正式开通。公司承建的武汉地铁7号线综合监控系统项目荣获2020年武汉市政建设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武汉市政工程金奖”,是武汉市首个获该奖的地铁弱电系统,彰显了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头部企业的综合实力。公司服务于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综合管廊项目的“智慧管廊软件平台UTM3.0”荣膺“2020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软件奖”。公司与宁波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宁波轨交集团共同打造智慧轨道交通产业平台,还承建了郑州轨道交通超大体量站台门项目,积极发挥在轨道交通站台门领域的科技优势,从产品到智慧运维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智慧建筑与园区领域,公司专注于从智能建筑、智慧园区、智慧综合体互联到公共建筑能耗监控的各类建筑与园区的智能化、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营。公司凭借“上海历史博物馆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修缮及改造工程”荣膺“精瑞科学技术奖智慧人居部品优秀奖”,再度展现了公司在数字化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科技实力。公司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项目提供服务,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在地面模拟太空环境,进行太空科学研究的空间综合环境模拟条件平台,将使我国具备国际一流的空间环境影响综合模拟试验条件的能力。公司凭借参建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再度打造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典范,彰显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头部企业的综合实力。
在智慧基础设施产业领域,公司围绕数据中心、综合管廊、交通枢纽等提供城市级综合能源服务。公司通过慧眼达AI视频技术助力北京养护集团解决道路积水问题,开启了人工智能管理的新时代。公司承接了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机房工程、北京地铁15号线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大型项目。公司与航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机场、机场节能装备及能源智慧管理等方面展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并把握新基建的战略机遇,在民航业智慧新基建、科创产业园等领域开展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孵化和应用场景落地。
在照明产业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商业建筑、工矿企业、市政设施、户外道路、城市景观、水景艺术工程等提供LED照明灯具产品和高光效、低能耗、低成本的照明解决方案。
2020年,公司承接了天安门金水河喷泉更新工程、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文旅项目——夜市开灯仪式工程、常州市主客厅主立面光影提升工程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项目、开封市城墙贯通亮化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中心城区绿化水循环建设(生态水循环治理)项目——景观照明工程,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照明项目——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园区照明专业工程等多个项目。公司荣获“全球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100佳”、“第十五届中照照明奖——照明工程设计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在水务产业领域,公司主要立足于江苏、浙江等华东区域,通过PPP、BOT等模式,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水环境项目。截至2020年底,公司正式运营了18座综合市政污水处理厂,3个工业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69.25万吨。2020年,公司中标义乌武德净水厂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等多个项目,大气治理、固废处置、水处理项目全面推进,彰显了公司在环保领域的综合实力。
基于对企业公民的经济、环境、社会三重责任的深刻认识,公司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创造利润、保障股东利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保要求融入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过程,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公司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公司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积极推进有关工作,以实现公司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核心优势:
2020年公司科技研发获得了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双重支撑,成为中核集团科研院所和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授权承接平台。基于“创新、协同、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智慧、智能、智造”为依托,公司抓住时代脉络,加强自有科研平台建设,狠抓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与“资源创造”相结合,相互促进。作为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暨整机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和中国计算机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获评2020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和2020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目前,公司科技研发项目共计243项,其中列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的项目为40项(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通关现场集成便携查验装备研制及应用、地铁能耗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及综合监管平台开发、面向数据中心(云平台)与集群计算的智能计算单元、基于申威-AI 处理器的加速卡及整体平台研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群智能技术的国家体育场(鸟巢)能源物联综合管理系统、冬奥会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及装备、赛道环境营造及观赛环境保障技术、冬奥会冰壶场馆智能化改造等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以及K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行业知识资源总库平台、数字出版全流程驾驶舱、专利统一检索分析平台、立体图像智能安全计算及软硬件协同优化、X波段高稳定性小型化放射源模块系统集成、跨境邮寄物中风险源多元多维度可视化智能分级分拣系统、多焦点X射线源双能安检CT创新成果转化、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仪、智能人员识别核验系统、昆仑数字平台(一期)、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UTM、高性能网络信息安全综合防御系统、基于GIS的核事故源项反演系统、新型污泥焚化炉研究开发、餐厨垃圾制碳源的应用研究、智能母婴秤MY1、HRA-T10 学生平板电脑、水冷磁悬浮变频离心式直膨空调机组、高能效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TFIVT-EL应急车道占用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TFIVT-RB故障停车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TFIVT-RB路障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TFIVT-PC行人穿越事件视频检测系统V1.0、交通数据生态一体化服务平台、智慧交通数据生态中心、城市大规模灯光系统集中控制平台等众多省部级和公司重点项目等)。
公司以数字信息、民用核技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主业创新能力突出,荣获中国专利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权3957项,其中中国专利权2490项,国外专利权1467项,计算机软件登记964项。
在数字信息领域,公司主要围绕以计算机产品为核心的商用及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出版和超大型中外知识资源数据库服务以及数字知识管理和创新服务、大数据应用、数字科工装备业务进行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大数字信息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构建了从终端到云端、从智慧行业应用到互联网知识服务的全产业链优势,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计算机产品方面,公司抓住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带来的市场机遇,积极推进在政府、教育、企业及零售市场的开拓,基于自身的软硬件产品,公司在政府、教育、金融、电信、司法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完整解决方案。
企业负责人精彩观点:
公司以创世界一流高技术企业为愿景,将贯彻“智源”发展路径,以智慧、智造、智能为依托,充分发挥已经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势,以创新、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围绕公司核心主业和5+N的数字化新基建市场战略精准发力,进一步将“科技创新”与“资源创造”有机结合,搭建生态循环圈。公司将持续保留清华基因,与清华大学血脉相连,继续做好产学研载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中核集团的整合协同效应,从产业布局到技术导入,从资产重组到资源共享,用好用足中核集团资源,促进公司加速发展。